
文:後備憲兵論壇
| 《精誠團結一條心 ,忠貞愛國為領袖》是 經國先生勗勉「國防部警衛隊」的訓詞。
【精誠】與【忠貞】乃成為該部隊的精神與軍風,並以【精忠】為部隊名。 |
摘要
民國十三年蔣中正特任黃埔官校校長,校長室設警衛班,成立衛士排。東征結束後擴充為警衛連,擔任內衛武裝警衛及先遣與隨扈任務。
北伐時擴充為衛士隊,相當於連編制。民國十八年十月,
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成立侍衛班,首任侍衛長為王世和上校。民國廿二年二月,軍委會設侍從室,分四組,由第一組負責警衛事宜,軍委會特務團長兼任組長,
以下設侍衛官與特務員。
民國廿四年一月,南昌行營結束,改設軍委會委員長武昌行營,侍從室組織改設二處,由第一處第三組負責警衛(王世和任組長),下設警衛股、「警衛大隊」;
警衛組編制上雖隸屬第一處,實際上由侍衛長直接指揮。警衛股分成侍衛官(中尉~中校階)
與衛士兩類,擔任內線警衛工作及安排侍從室內外勤雜務人員、調動外圍警衛部隊,
監督檢查警衛計畫和執行情況
民國卅一年後,軍事委員會由侍從室第一處侍衛長室擴編成立軍事委員會侍衛長室,為專責蔣中正人身安全之警衛單位,由蔣中正直接指揮,俞濟時首任侍衛長,
將原所轄警衛組直接歸屬侍衛長;後因應委員長需常外出活動,民國卅三年於陪都重慶編成「國民政府軍委會警衛團」,由樓秉國擔任團長一職。是年冬,俞濟時再
擴編為「軍委會警衛旅」。
抗戰後再改編為「國民政府警衛總隊」,民國卅七年蔣中正當選總統後,改編成「總統府警衛大隊」縮編成六個隊,編餘人員編遣至國防部警衛團,仍執行中央官署官員警護勤務無二致。民國卅八年元月廿一日,蔣中正隱退溪口後改隸更名為「國防部警衛團特務大隊」。
民國卅九年 蔣總統在台灣復視上任後恢復為「總統府警衛大隊」,民國四十四年縮編為「總統府警衛隊」。
民國六十四年蔣中正辭世後侍衛體系改組,成立「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改名為「國防部警衛隊」。民國八十三年八月,因精實案改編為「國防部警衛大隊」,民國九十四年四月改隸為「憲兵司令部警衛大隊」迄今。
本文
民國三十九年三月國民黨政府遷徙來台,將蔣介石於大陸下野時由「總統府警衛大隊」改名的「國防部警衛團特務大隊」復名為「總統府警衛大隊」。
六個隊中,由第四隊隨護蔣介石,負責大溪、介壽館、草山暨士林官邸警衛勤務(註),除第六隊因負責南京總統府警衛勤務陷於大陸外,餘四個隊奉 余濟時命令自廈門海運抵台灣花蓮港,並集駐花蓮整訓,暫借花蓮女中為臨時營舍,並設特勤班訓練新進警衛。
註:第一隊長-馮孝本、第二隊長-呂其廣、第三隊長-毛趙壁、第四隊長-唐茂昊、第五隊長-?、第六隊長-王曜升。
38年5月17日,蔣介石從舟山搭機飛臨澎湖馬公,國防部特務大隊便衣組與第四隊由隊長-唐茂昊指派部份官兵由廈門鼓浪嶼搭乘空軍運輸機抵馬公隨扈警衛,其餘四個隊奉命由廈門開赴台灣花蓮待命。
5月25日,蔣介石離開馬公,搭座機飛抵台灣高雄,26日入住壽山,第四隊由隊長-唐茂昊率隊搭海軍太康艦抵高雄隨扈警衛。
6月21日,蔣介石從高雄北上,抵桃園大溪,第四隊隨侍在側。24日抵達台北並入住草山官邸,第四隊隨扈警衛。
39年5月,蔣伉儷由草山改住居士林官邸,駐大溪第三隊支援總統府、士林官邸警衛任務。
《唐茂昊的第四隊在大陸戡亂末期到撤台均隨侍護衛蔣氏父子安全,每隊挑出5人組成一支20人的便衣衛士為內層警衛,特別警衛任務相較各隊更為核心﹗
蔣經國在大陸撤台前曾對第四隊官兵言:「只要我有一碗稀飯吃,就會讓全體隊員先吃﹗」》
| 花蓮整訓期間,逢民國四十年十月花蓮大地震,警衛大隊實施賑災贈飯(10/ 22/ 1951)。
|
|
| ※今日仍保留於花蓮美崙山的總統府警衛大隊墓園※ 墓園建於民國四十年七月,現存五個墓座,墓碑上分別書名蔣桐林、程兆驊、盧柏春、李朝佐、陳祖望等五人。
墓碑樣式簡單,上無郡望堂號,僅故者大名。 |
民國四十二年二月,從幼年兵總隊(註)挑出的九十名新衛士,編成三個區隊以補充官邸內衛,前後將選用的新進衛士送往花蓮警衛大隊駐地所屬”特勤班”接受訓練。
註:幼年兵總隊於民國卅九年春由陸總司令孫立人於金門陽宅成立,劉迎春任隊長,不久移往台南三分子營區。計三個大隊,每大隊有三個中隊,每中隊有三個區隊,每區隊三班,每班約十五至十八位。四十一年由徐博勳擔任總隊長,于新民任副隊長。四十二年二月初警衛大隊赴幼年兵總隊挑選九十名後,全部幼年兵在分撥各部隊後於二月十五日撤銷。
民國四十三年十二月,各軍警衛營接受美援番號重新整編,第一隊(註)與國防部警衛團第一營第一連合併成立「憲兵獨立第一營」(四十五年易番為憲兵第211營),負責介壽館警衛安全任務。
保留第四隊負責官邸警衛(註),另二、三、五隊編成「總統府特工大隊」,負責隨扈警衛與駐蹕處所武裝佈哨。
註:當時第一隊則偕同國防部警衛團第一營一同於介壽館服勤,警衛一隊負責大正警衛,隊長馮孝本。
註:總統府警衛大隊長-呂德彰上校,軍校十四期步科及指揮參謀學校第二期畢業,曾任排、連長、侍衛官、大隊長等職。
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除縮編保留士林官邸警衛第四隊,改編成立「總統府警衛隊」,日後便定每年十一月一日為隊慶,首任隊長由徐耀庭少校擔任。
其餘隊員官兵維持原級原俸改編成為憲兵,以原總統府特工大隊改編成立「憲兵獨立第十一營」(四十五年易番為憲兵第213營),擔任機動隨扈勤務。
| 民國90年11月1日,陳總統參加警衛大隊隊慶與官兵同樂
|
隨著國民黨治台中期,政權亦已穩固後,從中國大陸隨蔣介石來台的江浙籍警衛皆已年邁待退,士林官邸內衛士補充已有必要。
民國四十九年七月一日,士林警衛室實施”赤心案”,由士林警衛室副主任-王以煇上校會同警衛隊潘副隊長實施複選,由現役各部隊官兵中選出遞補新衛士-羅興隆等卅人。
民國五十五年五月中旬,故總統 經國先生認為金門人地處遠鄉,性格單純可信任,遂指示時任侍衛長的郝柏村至金門從五十四年創立開訓的第三士校第一期學生
(同年九月一日入伍)共三個中隊共四百五O名金門子弟中挑選,身高需具165公分以上、儀表端正、體能良好,經各層級考核層層篩選,最後由總統府副侍衛長(兼官邸警衛室主任)張兆聰親赴金門計挑出一百O八人,進憲兵學校預士班第卅六期受訓兩個半月,於七月底結訓授以憲兵下士(特種警衛士)任用後,編成三個區隊,每一區隊卅六人,分發至士林官邸於侍衛區與內衛區服務,由校級侍衛官銜接勤務。
這第一批服務於士林官邸的金門籍憲兵衛士所編成的三個區隊,日後即有「金門一百O八條好漢」的稱號! 由金門籍補充衛士所組成的第一代憲兵內衛隊於焉成形。
內侍警衛體制依民國四十九年修正之總統府組織法(註),
由第一副侍衛長(中將)統一指揮特別警衛勤務兼警衛主任,指揮下轄的外衛室與內衛組警衛工作;
第二副侍衛長兼警衛室行政主任,指揮並督導外衛單位,並負責內部行政工作。
註:政府來台後,總統府組織法修過數次,蔣介石於台復職後原採副侍衛長兼警衛室主任之職(樓秉國),
民國四十一年十月廿三修正之條例:侍衛長和警衛室主任均為中將編階,採分權分層制;
侍衛長指揮武官室與禮賓業務(侍衛長劉牧群中將);警衛室主任負責官邸警衛與行政工作(首任警衛主任樓秉國中將,後陞任侍衛長)。
民國四十五年三月十九修正之條例:侍衛長室(侍衛長兼警衛室主任)下再置上校(少將)編階之內衛主任與外衛主任各一名。
至四十九年該條例再修正,免侍衛長兼警衛室之責(時侍衛長胡炘),由第一副侍衛長(中將)兼警衛主任(首任陳善周少將),
統一指揮特別警衛勤務,指揮下轄的外衛室與內衛組警衛工作,
第二副侍衛長兼警衛室行政主任,指揮及督導外衛單位,並負責內部行政工作。
並設內、外圍副主任各一(首任內衛主任王以煇,後由陳宗璀接任),直接指揮警衛工作,國防部警衛隊配屬侍衛室,由內衛副主任督導,由徐耀庭上校擔任隊長,官士約四百餘名;後由卓愷濟上校任隊長。第二副侍衛長兼行政主任(葉冠軍少將,原憲兵八團團長),負責督導外圍單位(警務組、特警組等)先遣勤務、新聞監測、
場地偵檢及情治單位協調等,並負行政工作。
| 蔣中正駐蹕日月潭與警衛隊合影-民國56年
|
「總統府警衛隊」計編制四個區隊,配屬總統府侍衛室,由內衛副主任督導,當時徐耀庭上校擔任隊長,編制官士約四百餘名。成立後十年間(1955~1971),先後由徐耀庭上校、卓愷濟上校、虞子輝上校、楊雄偉上校擔任隊長。
士林官邸在侍警分權前以侍衛長為特別警衛指揮官,設內、外圍副主任分層直接執行警衛任務。
*內圍副主任下轄:內衛股、侍衛組、警務組,以內衛股為特別警衛核心,實際執行內層警衛工作。
*外圍副主任下轄:警務組、警官隊、警安組,並指揮外圍憲警單位支援。
警衛隊負責官邸暨內衛區各步哨與官邸後山據點崗哨,執勤時穿著艾森豪軍常服戴大盤帽武裝械彈攜行,
侍衛區(公館內)之值衛則穿著中山裝。
「警衛隊隊本部」營舍位於士林官邸山區第77據點,編制約二百餘名,「內衛區隊隊部」營房位於士林官邸後方倉庫旁邊,隊部與區隊暨官邸內各單位營房成犄角之勢,
對官邸警衛十分有利。警衛隊衛士在勤務之外均須參隨營補習,由政工幹校提供專職教官,警衛隊軍官兼任授課,以取得高中學歷。
總統府警衛隊從對隊長以降至區、分隊幹部,皆由警衛隊內升,不再回軍、亦不與他軍職務交流。
士林官邸警衛地帶分侍衛區、內衛區、中衛區,金門籍衛士主要負責侍衛與內衛區(即官邸內外範圍),而 蔣公家屬所住的那棟房子(侍衛稱其為「公館」),即為侍衛區。
侍衛區即近身元戎五十公尺距離內,內衛五十外,一百公尺內。
| 士林官邸金門籍內衛區隊逐一唱名列隊前進,接受 先總統蔣公召見-民國55年
|
士林官邸侍衛區之公館有四個值衛勤務,衛士著中山裝執勤第一、第三值衛,第二、第四值衛必須由階級較高的侍衛官執勤。第一~第四值衛哨分別為:
*第一值衛:為公館正大門,負責開門與準備總統外出打鈴,鈴一打,三百公尺內閒雜人等肅靜迴避。第一值衛為內衛區隊重要勤務,以該區隊高階擔任。
*第二值衛:位公館內圓拱門。
*第三值衛:靠近花園,是蔣公伉儷休息的一個大廳,大廳台階有個玻璃門,平時值衛哨的人要注意有沒有人在裡面,若裡面的人要出來要幫忙開門。
*第四值衛:位於公館內,須由階級較高之衛士服勤。
官邸警衛區內設約十個步哨,著軍常服戴大盤帽執勤,例、
第一步哨:官邸招待所旁。
第三步哨:內花園。
第四步哨:福林路士林官邸大門(第三區隊衛區)。另設一軍官哨,為官邸警務組中校或上校警務官執勤。
第五步哨:通往園藝場的門。
第九步哨:網球場。
----------------------------------------------------------------------------
官邸後山區設71、72、75、77等據點以制高。通往園藝場處設81據點以做控制兵力。
蔣介石每日必須看到國旗飄揚於官邸,警衛隊無論晴雨,由內衛區隊派出一個分隊組成九人升旗隊,由分隊長帶隊負責公館前每日升降旗勤務。
| 蔣經國視察士林官邸警衛隊-民國61年
|
警衛隊「內衛區隊」隨從蔣介石四處巡視,與機動移防全台各地駐蹕行館處所警衛
(蔣介石每年四月~十月均移駐陽明山行館避暑,內衛區隊隨駐警衛,與憲兵第216內衛營搭配計27個據點)。
在蔣介石外出時,警衛隊隨時應內衛組需要,與侍衛隨從組成一二O人警衛編組。
警衛隊編制火力支援小組,火力小組以一部車隨扈車隊,車隊前方有前導車,負責攔住前方所有來車,
並令其停靠熄滅大燈,待元首座車駛過後始能恢復正常行駛。此警衛措施於蔣經國任後即取消。
總統府警衛隊衛官、衛士成員均佩有總統府警衛證件以賦予公權力,證件背面即註:執行勤務時攜行槍支,在外執行職務時,如有任務需要,可請憲警人員支援。
民國五十七年五月,蔣經國與警衛隊長-憲兵上校楊雄偉親赴金門挑出八十名第三期金門補充衛士。十一月一日,入憲兵學校代訓兩月,由大隊長馬有敬負責該批新訓。
淘汰十人,計七十人於五十八年一月廿三日進入士林官邸各分發至四個區隊服務。
民國五十八年初,警衛隊裡從大陸來台的警衛隊職官幹部也已老邁準備待退,需補20員內衛警務官員額。侍衛長郝柏村遂又命此一百O八
名第一期補充憲兵衛士報考憲兵學校專修班以取得憲兵軍官資格,共考取十六人,郝認為不夠再補考三人計十九人,
入憲兵學校專修班第十九期,於五十九年底畢業授與憲兵少尉資格,返士林官邸擔任警衛隊領導幹部。
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警衛隊副隊長-朱恆清再親赴金門士校,從當期畢業生挑出補充衛士第四期一百多人(金門警衛士第三梯),除了憲兵之外還有通訊及工兵,
其中憲兵六十九人,於十二月八日進憲兵學校預士班六十二期受訓三個月。七O名憲兵衛士於五十九年三月七日結業。時第一梯次衛士尚未退伍,
先挑選卅九人進入警衛隊,其餘暫時分發當時新成立的憲兵第二O一特種警衛指揮部所轄之特種憲兵營225~227營先服中衛區域特種警衛勤務。
翌年,這卅九名志願進入官邸服勤。
期間,除第二期未予補充,第一、三、四期補充憲兵衛士,均由當時的副侍衛長兼警衛室主任陳宗璀親自複選核可。
民國五十九年四月廿四日,因蔣經國出訪美國遇刺事件,成立七海侍警衛分遣組(簡稱七海警衛組),轄兩個警衛區隊,
編制員額六O名,由呂寶福首任警衛組長、副組長蔣志太。
民國五十九年八月,時任侍衛長的孔令晟,仿照美國特別安全警衛勤務(Special Service)制度與日本等其他先進國家特種警衛制度,改革我國元首特別警衛體制,開始了聯合軍、憲、警、情、調各單位統合「區域性」 &「道路性」(道路警衛區、警衛段)的新式安全計畫,於士林福莊成立『聯合特別警衛指揮部』,設立一個24小時的全天候警情中心。由侍衛長兼任聯合警衛安全指揮官,副侍衛長-陳宗璀兼任副指揮官兼執行官(卓子亞、金仲原分任內、外衛主任)。
福山警備區在原有的三個特勤憲兵營基礎下,於梅莊營區擴編成立「憲兵二O一特別警衛指揮部」(轄憲兵225營~憲兵228營)。原由警衛隊負責的官邸後山各據點與各行館駐蹕區的軍衣步哨,則由新成立的特勤憲兵營負責。另官邸外圍新增一個警官隊加強,地區縣市警察開始大量擔任蒞場區域警衛。
另一重要措施:由孔令晟計劃並經 經國先生認可,日後內衛人員需求,最好由有預校學歷的正期官校生補充,爾後官校正期部份於聯指部系統,避免了內衛幹部之先前政策由憲兵學校專修軍官壟斷情形,而官校正期生也間接提昇侍警衛人員素質。
方式為官校畢業直接下部隊,如前七海警衛官高稚偉,政戰學校畢業後直接下聯指部;另一為當年每一個陸軍師提報一位正期尉官,共提報廿餘名,陸軍總部再汰選十名,前任特勤中心執行長彭子文即為當時計畫下改調(彭'原為陸軍第九師副連長)。
引進美國FBI實戰射擊與夜間模擬訓練,並大量選派這些官校正期警衛赴美國實習進修。
民國五十九年九月一日,部份第一期補充憲兵衛士五年役期已滿選擇退伍,20人進入法務部服務擔任法警職務(10員於高檢署,10員於北檢警衛班)。先前於
憲兵第二0一指揮部服務之第四期補充衛士陸續進入官邸接替內衛士。
民國六十年後,蔣介石身體狀況逐漸不穩,需不時往返榮總,由第三區隊擔任榮總區域特種警衛。
民國六十三年一月,臨時遴選第七梯補充衛士(士校第八期)挑出卅五人,由正進基地的27師代訓三個月,結訓後以步兵下士任用,為非憲兵衛士的特別首例!
民國六十四年三月,警衛隊再至金門第二士校畢業生挑出衛士卅二人,先隨金門49師移防台中中興嶺營區入伍訓三個多月後,於六十五年二月五日進入士林官邸服務。
蔣介石逝世後,慈湖陵寢區成立衛區,增設一靈寢警衛區(隊)擔任護靈,士林官邸保留第三區隊。
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中到民國六十七年五月二十日蔣經國就任總統前,當時總統為 嚴家淦,於重慶南路官邸設立「重慶警衛室」。
※※※※※※※※※※※※※ 七海警衛隊時代 ※※※※※※※※※※※※※
民國六十四年七月卅一日,蔣經國將所有侍衛體系重新改組,以五十九年頒佈的特別警衛綱要為基礎,納入國家安全體制,在原來士林官邸右前方的警情中心位址成立「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Joint Guardforce and Security Command)。
聯指部雖名為安全局之單位,由安全局長兼任指揮官,實際上仍由聯指部專任副指揮官兼執行官綜其權責,安全局僅負責行政後勤業務。
第一任聯指部副指揮官由安全局副局長陳宗璀兼任(原副侍衛長執行官)。
為因應聯指部之成立,總統府警衛隊亦準備改組,警衛隊先期舉行考選甄試,以取得七海警衛隊幹部職務與官邸警安組警衛官。
當時擔任七海內衛區隊長的劉獻榮(後任特勤中心中將副指揮官),為憲兵科出身,在七海警侍從組成立前,原警衛隊改組前夕,積極鼓勵衛士投考憲兵學校專修班進修取得憲兵官科資格,以為補充日後七海衛隊幹部與官邸侍衛官之種子(註),對於日後聯指部暨各所屬單位形成大量憲兵官服務的推手之一。
註:侍衛體系服役滿十年可當警衛官,晉升侍衛官,職務最高可至上校。
民國六十四年五月一日,總統府警衛隊改隸並改名為「國防部警衛隊」,轄於警情指揮中心下,大隊分成四個區隊,計廿五個分隊,每一區隊轄四個分隊共編制四百餘人。
此時警衛大隊金門籍憲兵衛官衛士已經超過三分之二。
內衛區隊平時待命,與內衛組、警安機動組配合外勤蒞場勤務。第二區隊負責中山北路道安區段,第三區隊負責士林官邸第81據點,第四區隊負責七海寓所側門(第204據點一帶)。
各官邸警衛室編制警衛室主任一名,為資深上校侍衛擔任,即俗稱之”龍頭”。雖為上校,如老闆是現任元首,則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上,如 經國先生的末代七海”龍頭”蔡福來上校(憲兵轉政戰),返金時金防部司令需親自接機並讓與座車使用,並有外島航班優先乘坐權利。
現任正副元首警衛室內衛組之侍衛、警衛人員法定編制員額均125員以上;卸任元首法定員額為20員,但警衛對象外出時實際運作人數不在此數,會應需要而增加警衛任務編組,如、大安警衛室因李登輝卸任後仍有公開行程,實際運作人數為60餘人。
七海寓所內衛區隊計負責四個據點,為24小時全日哨,例、
二O一據點:官邸門口,為坐班哨,負責向內通報與放行。門口另設一軍官哨,由警安組軍官負責。
二O二據點:官邸側門外石階梯上面。
二O四據點:官邸側門外石階梯下面(第四區隊衛區)。
二O五據點:位於官邸後門(面對海軍總部)。
------------------------------------------------------------------
至民國六十七年國防部警衛隊成立前後,七海寓所內衛區已設有十六個步哨,例、
戰便哨:通往七海官邸裡面的馬路路中央。
十四哨:民國六十九年設置,位於侍衛室側門。
十六哨:位於二O一據點。
寓所門口之軍官站哨由警安組負責(俗稱”軍官哨”),來源為三軍官校與憲校畢業之軍官,並以門口軍官哨為勤務區分範圍,內由警安組負責,外由警衛隊負責。
民國六十五年,由金門補充之憲兵衛士已招至十二梯次。同年,總統府警衛隊改制為「國防部警衛隊」,原遴選官邸補充衛士作業正規化,
開設「國防部警衛士官班」,並從第一期招生,仍延續傳統於金門獨立招考,
但不直接於士校應屆畢業生中遴選,而改為直接招生後,再由金門士校代訓。該年十月,由金門第三士校代訓一年,翌年十月赴官邸報到。
民國六十六年招生第二期,十一月十二入學,六十七年第三期...每期招生六O人。皆由金門士校代訓一年,於每年十月入學,隔年十月畢業赴台,
再至官邸集訓區隊(士林官邸 第83據點)銜接精訓三個月後始掛下士階任用。
上開招考遴選作業,至 經國先生辭世前,均維持僅由金門一地招考特種警衛士之傳統,致成後來金門子弟大量於侍警體系服務之特徵。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廿,蔣經國當選總統,七海警衛室擴編,依照元戎安全編制,由原兩個區隊擴編為四個警衛區隊暨內衛區隊,原留守士林官邸第三區隊納編進七海警衛隊(區隊部仍留置士林官邸),侍衛長-彭傳樑負責七海警衛,安全局副局長兼聯指部副指揮官-陳宗璀負責士林官邸。
國防部警衛隊射擊成績較佳者均編入七海內衛區隊。警衛隊每個月均辦射擊競賽,每年亦派代表參加甲組射擊競賽均名列前茅!
民國六十八年由憲兵上校-丁振東接任警衛隊長,此時的七海警衛隊的警務官、衛士已幾乎全是憲兵科擔任,奠定日後憲兵於我國元戎侍衛體制之根基。
民國七十一年始,在當時警衛隊長丁振東的運作下,官邸軍官哨來源有很大的改革,每年從陸官與政戰學校各提撥兩名應屆畢業生分發至官邸服務,除為提昇警衛隊軍官幹部素質,成為日後警衛幹部之種子(原先都是憲兵衛士轉考憲校專修班,素質有限),並為衛士充當隨營補習老師。
民國七十七年,蔣經國辭世,李登輝依憲法繼任元首,聯指部立時於大安警衛室增派一個加強區隊,編制侍衛、警衛125員。
李登輝從其副總統警官第一隊裡挑選一批親信進入警衛室,自兩蔣時代一直為軍方壟斷之內侍體系,開始破天荒有了警官的加入。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卅日聯指部法制化,納入國安局組織運作,更名為「國安局特種勤務指揮中心」。
目的乃為藉由國家情報網的力量來支撐特勤工作,在執行特勤工作之際,能夠先知先制,確保萬全。
國防部警衛隊並改編為「國防部警衛大隊」,兵力縮減為官士308名,執行士林、七海、大安、信義等官邸與慈湖、大溪陵寢特種警衛任務。
警衛大隊之特種警衛官士來源由國安局委由憲兵司令部統一招考,再由國安局特勤中心與警衛大隊聯合複試審核,
由憲兵學校代訓後授憲兵警衛官(士)分發。迄民國九十四年四月移為憲令部組織,改名為「憲兵司令部警衛大隊」。
四十多年來內衛憲兵官士從金門士官學校畢業進入士林官邸近三千人,續留營者皆取得憲兵學校軍官班學歷,除少數因不合憲兵體位標準改投政戰學校專修班,
以及入選的特種警衛士分發至陸軍師入伍訓掛步兵或其他兵科外;和各軍種基層軍官遴選至官邸站軍官哨或擔任區隊幹部不是憲兵科外。由憲校預士班分發與憲
校專修班深造特種警衛官均為憲兵科,內衛系統清一色憲兵官科佔多數。
從民國七O年代初期開始,出身金門的憲兵內衛軍官開始大量進入聯指部各科組,地緣照顧之便,此後金門籍憲兵衛官升遷管道暢通。影響所及,至今內衛憲兵系統在總統
府侍衛室,和分佈於特勤中心參謀暨所轄各警衛室侍從警衛官、各警衛區隊幹部,警安組警衛官,派駐各單位協調聯絡官,深根茁壯。
來自金門的內衛憲兵可以說是歷屆總統保鏢的出產地,因此侍從警衛系統向來有「金門幫」的說法。如現任中興官邸警衛室主任兼副侍衛長的憲兵少將許燕情;
及歷任玉山外衛室主任,前任仁愛官邸侍警組長的憲兵少將關恩仁。
更因特種警衛實際係以警衛室主任(兼副侍衛長)擬定警衛實施計畫,於警情命令發動時由特勤中心警安組負責指揮督導全國憲警單位;
平時亦由警安組負責督導考核各縣市憲警機關特種警衛準備工作業務。
憲兵於治安機關之地位,無形中有特勤中心的「外職憲兵」加以「支撐穩固」。
但侍衛體系上校以上佔缺有限,雖侍衛(官)由特勤中心直接佔缺,但因被保護對象幾是採用舊屬或推薦,對於在侍衛系統發展內的憲兵科官士,因陌生故較不青睞,
且無部隊經歷無法回軍下,憲兵科幾為中校頂多上校退伍,晉升將領者寥寥可數!惟退伍後安排至國家事業體所屬警衛單位服務,如中正紀念堂的警衛組,
以前即為安插七海退伍後幹部服務的地方。
國安局特勤中心於民國八十三年成立時編制僅264員、警衛隊300員,
但這五百餘名員額原是設計給大安、崇實、士林、七海、信義等各警衛室提供警衛官。
政黨輪替後,
依退職正副元首禮遇條例,卸任政要其住居仍須設立警衛室,編制侍警分遣組與警衛區隊。新任正副元首人力增加外,其家屬子女亦須保護;
加上每四年一次大選時各候選人亦是由特勤中心提供保護,在各組候選人競選總部成立警衛組,由特勤中心編制警衛人力,擬定警安計畫措施。
台灣政治環境十餘年來丕變,雖於民國八十七年十月,警衛大隊將編制復編為378名,
當初僅為國民黨永遠執政的警安設計編制,人數早已不敷使用,這幾年又從警官隊大量補充警衛官(保六第一警官隊),但據側面瞭解,
補充的警官隊僅是在警大時擁跆拳、柔道專長而分發,其餘特種警衛進修闕如!台灣特種警衛的訓練與素質仍須持續關注與瞭解,是否能夠如往昔絕對萬全。
政黨輪替後,陳總統循李登輝前例,指定了自己親信的警官進入侍衛體系,但對於官邸警衛室仍有大量的軍職人員仍不放心,
曾向安全局提出「大量」使用警察的要求,但時至今日,「內衛憲兵」不但未見縮減,反而更形茁壯,
相信官田陳當了八年總統已經瞭解我國特種警衛系統的構成不是很輕易能夠改變!(註)
註:丁渝洲回憶錄P.24:『...陳總統上任後要求我(指國安局長丁渝洲):不希望隨扈曾經服務過其他總統;和用前任總統隨扈,多多晉用警察人員。
但特勤中心編制都是軍人組成,經過多次協調,依他期望,徵用三分之一警官,利用很有限時間,完成所需各項警衛勤務訓練。』
中樞元戎警安體系是承繫兩蔣歷史一脈相傳的特別警衛系統,內部慣以「精忠子弟」自栩的”警衛隊”,
半個世紀以來組織名稱偶有變動,唯任務不變的,『憲兵司令部警衛大隊』一直是維護國家正副元首暨其家屬及已卸任正副元首,
與特別指定對象的人身安全為主要職掌。
依民國九十五年我國國防白皮書:「憲兵執行『特種警衛』仍為目前主要任務之一。」
(老潘撰稿 請勿隨意複製轉貼)
|